HDDVD/BD终极知识扫盲

HDDVD/BD终极知识扫盲“可怜的”HDDVD倔强的东芝过去两年中,一直关注HDDVD和Blu-ray争夺下一代DVD的战争。这场战争很有意思,因为牵涉到了整个内容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内容提供商好莱坞,到主流日本消费电子设备生产商和企图在国际市场上站直腰杆的中国贴牌制造商,再到信息产业的巨擎微软,甚至还和下一代游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可怜的”HD DVD  倔强的东芝 过去两年中,一直关注HD DVD和Blu-ray争夺下一代DVD的战争。这场战争很有意思,因为牵涉到了整个内容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内容提供商好莱坞,到主流日本消费电子设备生产商和企图在国际市场上站直腰杆的中国贴牌制造商,再到信息产业的巨擎微软,甚至还和下一代游戏主机争夺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副完整图景。历史上很少有卷入那么多不同行业的商战。VHS和Beta之战还是比较单纯的消费电子业内的战斗。DAT,LD,DVHS,MD等等格式都是小众市场,未成主流。CD和DVD一上来就是业界统一标准(由美国Circuitcity连锁店主推的DIVX格式在半年内迅速夭折,FOX和Disney速改投DVD阵营,影响可忽略)。
要说展望,先回顾一下历史。十年前,索尼放弃基于CD的MMCD格式,统一在东芝主导的DVD格式(当时叫SD)旗下,形成了如今这个数十亿的产业。DVD也成为了消费电子行业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创新。索尼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在CD专利权快要期满的情况下。索尼结伙松下,先锋等厂商,开发了结构和CD及其相似的Blu-ray高密度光盘(详见http://stor-age.zdnet.com.cn/stor-age/2004/1019/393901.shtml)。欲成为高清时代的光盘霸主。东芝和华纳由于在DVD格式中拥有大量专利,它们最初的想法是高清时代仍然用DVD作为载体。但是看到Blu-ray的出现,东芝最终意识到蓝光媒体不可避免。于是也紧随其后推出了AOD(今天的HD DVD)的工程样品。这段插曲,曾经被用来攻击东芝阵营,好事者说要不是索尼的Blu-ray,我们今天也许还停留在用DVD来记录高清的时代。不过这个就像纠缠战争中谁打了第一枪,是毫无意义的。
在2005年,两个蓝光格式标准接近完成,离正式商品化也越来越近。此时的形势对东芝率领的HD DVD阵营很不利。
首先,几乎所有的日本主流电子厂商和韩国的三星LG都站在Blu-ray的阵营中,连DVD时代,东芝的好战友松下也“明珠投暗”。所以从消费电子行业来看,东芝可谓是孤军作战。NEC虽然也在HD DVD阵营中,但份量不够,而且NEC不久和索尼成立光存储合资公司Optiarc,态度也日渐中立。
在格式之争中,孤立首先意味着在宣传上的丢分,消费者会倾向选择品牌多的格式,而且在新产品宣传的预算上,一个公司总是比不过十几个公司组成的联盟。更加重要的是,在消费电子产品行业的孤立,意味着少了广泛产业基础的支持。缺乏广泛产业基础的支持,对于降低产品的关键元器件供应成本和共同分担研发成本都是非常不利的。
在最关键的好莱坞片商支持上,索尼是好莱坞6大制片商之一,东芝一无所有。于是在2005年的上半年,东芝不止一次的发出过暗示,声称如果HD DVD阵营再得不到好莱坞的明确支持。东芝不会再继续在HD DVD格式上投入。
首先表明态度的是华纳,派拉蒙和环球。它们三家都宣布支持HD DVD。由于DVD是华纳和东芝密切合作的产物,HD DVD的规格中又有HD DVD-9(用传统DVD,以3X的速度来记录高清内容)。HD DVD-9保证了华纳在DVD中的权利金分成能继续在蓝光时代延续下去。所以华纳选择HD DVD实在是意料之中。派拉蒙在格式方面,几乎都是华纳的跟班,自然也选择HD DVD。环球为何支持HD DVD,至今没有确切的结论。(传言可以归结为:1.东芝和环球母公司GE(通用电子)有战略合作关系,环球在GE的要求下支持HD DVD。2. 微软和环球秘密达成了协议,以市场推广的名义或者通过Halo电影制作的协议向环球制片公司桌底下塞了很多金钱,以换取他们对HD DVD的排他性支持。)
Blu-ray方面,索尼自然是被早早锁定,狮门,FOX和Disney也先后投入Blu-ray的怀抱。FOX选择Blu-ray的原因主要就是BD+和PS3。BD+是独立于AACS的可以不断更新的版权保护技术。FOX显然不信任AACS,或者说DRM越多越好。Disney选择Blu-ray的原因,主要是PS3和区码。客观的说PS3效应是争取到Disney最关键的一张牌。因为索尼向好莱坞描绘了由PS3带来的光明的前景。保证PS3 在2007年3月底前出货6百万。6百万的硬件出货量,如果大多数机器都会购买电影软件的话,那么意味着Blu-ray可以立即可以形成规模产业(Volume Business)。发行Blu-ray的制片公司也立即可以开始高清产业中赚钱。这个玫瑰图景是任何好莱坞制片商都难以抗拒的。尤其是在DVD产业带来的利润已经开始走平,甚至开始成下降趋势的今天。索尼为了获取FOX和Disney的支持,还免费承担这两家公司的Blu-ray电影光盘的制作工作,并且在光盘复制费用上给予极大的优惠(谣言说,索尼人为将Blu-ray光盘复制收费定在和DVD一个水准上)。
所以此时的对阵形势是,硬件支持方面Blu-ray大大超过HD DVD。东芝基本是孤军作战。
好莱坞支持方面几乎打平,由于华纳在HD DVD一边,所以可谓HD DVD还略占些上风。但是这个时候,SONY或者说是Blu-ray阵营获得了意想不到帮助。时代华纳公司的大股东要求华纳制片公司的管理层在DVD产业收益日渐走平之时,努力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当时任华纳市场部VP的Steve Nickerson把这个意见转达给WHV(Warner Home Video)的主管。WHV虽然是东芝的好伙伴,但是在要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的股东压力和PS3的玫瑰图景诱惑下,WHV做出了在格式大战中中立的决定。几乎在同时,三位华纳的高层主管跳槽到派拉蒙公司,于是派拉蒙预先知道了华纳的计划。前面说过派拉蒙是华纳的跟班。所以派拉蒙在和BDA阵营一番讨价还价后,也作出了相同的中立决定。
派拉蒙和华纳中立,宣布同时支持Blu-ray和HD DVD,立即改变了好莱坞支持的天平。BDA阵营一夜间获得了除环球制片以外所有的好莱坞支持。新的形势将是:
Blu-ray拥有几乎100%的电子消费产业的支持,85%以上的好莱坞支持,而且在技术上Blu-ray的50GB也明显领先HD DVD的30GB双层容量。Blu-ray还有PS3这个新一代游戏主机的助阵。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美好。SONY为首的BDA阵营甚至认为根本不存在格式大战,完全无视东芝“孤军”奋战的HD DVD阵营。从网上的论坛,到各个主流媒体一边倒看好Blu-ray是高清时代的光盘媒体。HD DVD几乎要面临不战而败。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两家HD DVD的支持者要中立的消息提前传到了微软的总部。这个几乎让微软的消费电子部门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panic mode)。为什么微软会“恐慌”?在下文中我们将进一步阐述,而微软的公开的举动就是,抢在华纳和派拉蒙宣布中立之前,拉上好朋友Intel,宣布支持HD DVD,此举意图很清楚,就是给格式大战将要失衡的天平上,在HD DVD一端增加一块重重的砝码!
微软的“恐慌”——不能重蹈DVD时代覆辙
十年前,DVD诞生。血统是纯正的消费电子产品。当时电脑和消费电子品的界限非常明显。现今流行的HTPC多媒体电脑在97年还是个字典里没有的词。在个人操作系统上处于垄断地位的微软,完全错过了DVD这条船。Windows还是在XP MCE发布后才具有原生DVD播放的功能。用户们大多依赖第三方软件。但是由于DVD是CE历史上最成功的产品,对DVD支持一项是就花费微软客户支持上亿美金。反之微软没有在DVD上获得任何的战略意义和实际利润上的好处。
在高清时代,微软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微软要借助高清光盘产业在三个方向打开局面。
1. 迎合HD DVD/Blu-ray的版权保护的严格要求,在Vista操作系统核心提供受保护视频内容通道(PVP)等技术,大大增强Windows操作系统媒体中心的角色,从而扩大和拓展微软的核心业务在新领域的市场分额。因为多卖操作系统才是微软真正的利润所在。
如今电脑和传统影音电子产品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电脑进入客厅/HTPC也成了电脑娱乐功能的主要构成。但是PC和CE之间还是存在一到鸿沟。互相交流缺乏统一标准。试问有多少电视机,DVD播放机,功放能和电脑顺畅交流,共享内容,甚至互相控制?
HD产业为微软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点,微软也许能借此打开PC和CE之间真正的融合(Convergence)的大门,甚至让自家的操作系统一举成为未来客厅媒体中心的主宰。
2. 通过提供(甚至是无偿提供)HD DVD/Blu-ray的多项核心技术,和好莱坞进一步拉进距离。为成为未来电影网络传输销售(Digital Delivery Chain)渠道的主要控制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微软和其他业界巨擎都认识到数字传送电影内容到终端用户是无法避免的趋势。光盘等物理载体传送内容的方式一定会渐渐的让位于网络传输。iTune Store的巨大成功和CD的渐渐衰落一定会再一次重复。好莱坞也渴望摆脱物理载体,因为物理载体意味中间成本。就DVD举例,复制需要钱,摆放在Wal-mart等大型连锁店上也需要钱。如果进入网络下载时代,复制和货架成本显然可以省去。至于下载需要的基础设施,比如数据中心等,好莱坞认为一定会有IT公司为了自已的利益自愿来买单。总之,好莱坞认定了网络直接销售的渠道费一定要比物理载体销售廉价。
3. 从战略上通过参与高清光盘产业的各个环节,大大加强微软和电影工业圈子之间的合作。在拓展现有产品的市场分额的同时,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参与高清光盘产业的标准制定,也给微软切分CE厂家的权利金蛋糕,提供了一把锋利的刀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微软开发了三个武器。VC-1,MMC/MC,HDi。
先谈VC-1,VC-1是美国电影和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的标准,虽然主要是微软开发,但是并非微软独家垄断控制。很多公司,包括索尼都在VC-1中享有权利金分成。VC-1的前身是微软开发的WMV9,当初微软把这种编码提交给SMPTE协会,名字是VC-9,最后最终定名为VC-1。任何公司想要获得VC-1视频编码授权,不需要和微软打任何交道。VC-1最终被HD DVD和Blu-ray都写入支持规格中。这个战略上的胜利,给微软带来了三个好处:
首先在DVD时代,微软几乎和DVD的视频编码MPEG2没有关系,而且MPEG2组织不愿意给微软每年权利金封顶的待遇。结果就是,在微软要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带MPEG2解码器,每一份OS出货都要付钱。这样按照Windows每年的出货量,微软要支付上亿美金的专利费给MPEG2的专利拥有者们。微软认为这个不是好买卖。于是在XP时代,除了MCE版本外,其他Windows OS都是不带MPEG2解码器的,用户要看DVD等,必须安装第三方软件。到了高清时代,微软作为VC-1的主要开发者,在VC-1权利金上享受封顶待遇不说,而且借助竞争效应,大大压低了对手H.264的权利金报价。
其次,视频编码的优劣,关键是编码器(Encoder)的优劣。在MPEG2时代,DVD制作公司,很多都依赖硬件编码器进行视频压缩。随着CPU的速度越来越快,软件编码器以其灵活性逐渐占了上风。微软在这个方面投资巨大,用专门的团队来对VC1编码器进行不断的更新,完善。据说最早一批采用VC1编码的高清标题都是微软的团队来亲自制作的。这个团队也对华纳等的各大主要后期制作公司,提供了无偿的编码器技术支持,并且对所有VC1编码的标题都进行质量把关。所以从高清正式登场的2006年起,微软主导的VC1编码器一直领先于对手。目前产品已经接近成熟,编码一部影片,需要人工调整之处越来越少。画质也越来越稳定。
最后,微软借VC1成为高清光盘媒体的标准之台阶,在视频点播VOD等方面拓展市场。这个传统市场几乎都被MPEG2和H.264统治。但是今年,美国两大卫星电视提供商之一Dish Network在最新的机顶盒中,提供了对VC-1的解码支持,并会在一些VOD视频点播上采用VC-1编码。
下面再来说说受控拷贝技术(MC,Manage Copy)。在DVD时代,CSS规范没有提供受控拷贝。由于CSS很快被激活成功教程,用户可以自由的备份DVD。好莱坞制片商无法从拷贝上获得任何收益。更重要的是,很多用户早早就有将DVD集中备份在硬盘上,然后通过网络,在任意的房间点播内容的需求。但是法律上,把DVD拷贝到其他媒体如硬盘上是违反DMCA法律的。所以没有大公司投入资金开发任何基于硬盘的DVD点播系统。在微软最新推出的Vista MCE版本,虽然带有DVD 点播功能,但是要通过注册表的改动,才能在MCE的UI中看到DVD Library的选项。可以说整个DVD拷贝点播产业生态圈是凋零的。美国的Kaleidescape是唯一一家合法提供类似功能的公司。韩国,欧洲和台湾一些小公司,打法律的擦边球,也开发了不少可以网络播放DVD的播放器,但是由于实力不够,产品大多界面粗糙,没有能形成气候。
在高清时代,好莱坞同意在规范中写入Manage copy有两大目地。
第一通过受控拷贝技术,在物理销售光碟的基础上,从电子拷贝中获得新的利润来源。举一个例子,电影变形金刚的HD DVD,每销售一张光碟,扣去流通复制制作等成本后,电影公司纯利润大约在5美金。假设用户每次把这张光盘拷贝在硬盘上的价格是5美金,这张光碟一共被5个用户拷贝。那么电影公司卖一张光盘获得的纯利润,从原来的5美金,骤然增加为30美金(电子拷贝结算服务器的开销几乎可以忽略)。这个新的商业模式,对于任何好莱坞的高管来说,都是美妙的音乐。
第二通过受控拷贝,为未来的网络直接传递电影内容的商业模式打下基础。受控拷贝的过程和网络直接传输,区别无非是省略插入光盘这个步骤。
受控拷贝对于微软有两个战略重要性。
首先,微软作为AACS组织的创立者之一,AACS的规范中受控拷贝这个章节几乎就是微软单独写成。2007年底,AACS 1.0规范出台,受控拷贝的大门就会缓缓打开。AACS组织将会提供一台电子拷贝结算服务器,给很多实力中小的电影片商使用。好莱坞财大气粗的六大制片商,都会选择自己建立维护结算服务器。这些服务器谁来提供呢?笔者认为肯定是微软。而且微软一定会免费提供这些服务器的技术维护。笔者进一步认为,如果电子拷贝真的在市场中获得成功,那么这些为高清电影服务的结算服务器无疑会渐渐进化为未来的网络购买电影的结算中心。
其次,高清电影,每部都在20-30GB左右。受控拷贝设备,肯定都要带有大硬盘。用户家中什么电子设备带有大硬盘呢?当然是电脑。所以电脑成为家庭媒体的储存中心简直是理所当然。微软Vista操作系统中带有的DRM,即Cardea DRM (WMDRM-ND),是AACS已经批准成为受控拷贝允许的DRM之一。所以装备Vista OS的电脑会成为MC应用的首选设备。当然将高清内容拷贝到硬盘上只是第一步。未来的家庭娱乐模式是,音频视频内容集中储存,通过网络可以自由的用各类前端设备进行播放。CE播放器作为前端比电脑理想很多。任何想制造高清电影网络播放器的CE厂商,只需要购买微软DRM的授权,就可以通过网络从Vista OS的电脑硬盘里stream高清电影进行播放。
读者到这里是不是渐渐明白了? 微软要用Vista操作系统占领未来客厅的媒体储存中心,然后通过授权CE厂商DRM的方式,在微软操作系统周围建立起一个产业生态圈。
其他公司也可以选择开发自己的DRM,提交AACS,如果批准,也可和微软竞争。但微软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上是垄断地位。目前还很难看出有任何公司能和他竞争。如果用户已有Vista操作系统和现成的DRM,何苦再去第三方公司采购单独的设备呢?所谓的Synergy组合拳的厉害,在这里显示无疑。
最后说HDi。HDi旧名是iHD,Apple说侵权,改为HDi。当初好莱坞对CE厂商提出下一代高清光碟交互性的要求列表。微软和Disney合作开发了HDi,Sun推出BD-Java(BD-J),Adobe用Flash匆匆上阵。结果HDi成为了HD DVD的交互层,BD-J被Blu-ray选中。微软曾经把HDi提交给BDA组织,但是由于Sun的阻挠,最终没有能和BD-J并列为Blu-ray的交互层。
在好莱坞的眼中,先进的交互性比高清画质音质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根据市场调研,80%以上的用户觉得DVD的画质已经足够好。在50寸的屏幕下,高清和倍线后的DVD比较,也非天壤之别。但是先进的交互性,比如画中画评论等,哪怕在黑白电视机上,区别和DVD枯燥的音轨评论也是一目了然。

HDDVD/BD终极知识扫盲

300的PiP(画中画)截图,主画面是《300》影片的正片内容,画中画显示的是在拍摄时的场景,演员只是在蓝幕前表演,最终的正片背景是电脑合成的,通过PiP的演示,可以让观众更清楚的了解《300》的幕后制作

下一代的交互性还能带来网络购物等功能。电影往往是推销产品的好渠道,从各大汽车制造商竞争成为变形金刚中道具汽车地位,可见一斑。购物不仅可以包括电影中的道具类,还可以包括手机铃声海报等等。Universal(环球制片公司)在微软的帮助下,建立了U-Shop(即在线商店)。在Evan Almighty的HD DVD中,提供如下购物选项:

网络购物可以为好莱坞打开崭新的利润来源,而且加强电影和产品宣传之间的组合力量
下一代的交互性,还可以不断更新已发行的电影光盘的菜单,花絮,音轨,字幕等。大家都知道,DVD的菜单,花絮,音轨,和字幕都是死的。如要更新,只能发行新的版本。但很多时候,仅仅由于一条字幕,或者一段花絮,发行一个新的版本不一定合理。网络更新完全改变了这种情况。
下一代交互性借助网络,还能增进了影迷和电影制作者的距离。电影迷可以交流最喜欢的片段,导演也可以组织影迷聚会,你只需要将你的高清播放机联网,就能参与到和导演的交流中,也能观看到导演和其他影迷的交流。
总结一下,好莱坞深知,仅靠高画质和音质是无法推动高清光盘产业快速普及的。而且根据市场调查,2/3看电影的人很少购买DVD。这块好莱坞垂涎很久的市场,靠画质和音质更加争取更是无望。只有通过先进的交互性,为消费者提供电影院中无法获得的全新娱乐体验,才有希望切入这个新的市场。
微软作为HDi的开发者,自然义不容辞的帮助好莱坞不断拓展在交互应用上的创新。对于微软来说,HDi是和控制渠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HDi可以说是用户和好莱坞制片商之间交流的窗口。上文说的受控拷贝结算服务器和Cardea DRM (WMDRM-ND)等技术都是运行在渠道的底层,用户真正看见的是基于HDi技术的界面。
总结一下,从控制电影内容到消费者的完整销售渠道的制高点来看。首先微软通过为好莱坞无偿提供VC-1编码技术支持,控制了渠道内部流通商品的包装压缩方式。其次,通过撰写AACS版权保护规范中的受控拷贝技术,控制了销售渠道的收银机-电子结算服务器,第三,通过在Vista中内置AACS批准的受控拷贝的DRM,占领了渠道的终端-消费者的客厅。最后通过开发HDi交互技术标准,控制了销售渠道中消费者和商家交流的界面。综合起来看,就是控制整个渠道!
文章写道这里,回到标题,微软的恐慌。
作为软件提供商,微软在中立的情况下,如果就能实现上述战略,那么他是肯定不会站队,进行艰苦的格式大战。微软根本不在乎Blu-ray和HD DVD光碟在物理上的区别。只要两者的逻辑层是一样的,都支持VC-1,HDi,都用AACS技术作为DRM的话,谁赢对微软都一样。等着坐收渔利就行。
但是问题就出逻辑层上了。
先说AACS。起初HD DVD和Blu-ray都是采用相同的AACS的版权保护技术。但是FOX公司有喜欢严厉DRM技术的传统(记得DIVX么?),为了让FOX单独支持Blu-ray, Sony为首的BDA阵营不惜在Blu-ray的规范中加入BD+来到达目地。(BD+的前身是SPDC,曾经提交给制定HD DVD标准的DVD论坛,结果被否决)。微软不喜欢BD+有两点,在BDA批准BD+的时候,微软的Vista操作系统已经接近完成。要在Vista底层支持BD+,意味这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要作改动,微软当然不愿意为此再次拖延Vista上市日期。而且BD+运行于虚拟机上,是否能在Vista中安全的建立这样的VM,微软也有疑虑。其次管理BD+的权力机构是好莱坞制片商,微软在其中根本没有说话的位置。管理AACS的权力机构是AACS-LA,微软作为创建AACS的成员,地位当然不同。微软还一直担心,FOX等制片商会用BD+来扼杀受控拷贝。在2005年底,微软高调说Blu-ray不支持强制受控拷贝(MMC),制片商可以在某些发行上不提供受控拷贝的选项,只有HD DVD才支持MMC。而且HP惠普也同时公开宣布基于HD DVD独占MMC的情况,由单独支持Blu-ray而转向中立。事实到底如何,只有等AACS年底定案才知道。
其次说HDi,读者已经知道HDi对于微软的战略重要性。而Blu-ray完全不支持HDi。在BD-J被BDA批准成为Blu-ray交互层后,微软不死心,仍然将HDi再次提交BDA,企图让HDi和BD-J同时成为Blu-ray的交互层。由于Sun的大力阻挠,微软失败了。
最后,Sony和松下好莱坞实验室(PHL)一向不喜欢微软的VC-1,钟情开发H.264的编码器。VC-1当初被Blu-ray支持也是历经波折。如果Blu-ray获胜,那么除了华纳以外,VC-1视频编码的角色也一定会大大削弱。
总的来说,如果Blu-ray在格式大战中取得胜利,那么微软在高清上的战略企图即使不是完全失败,也一定大打折扣。你说微软能不恐慌么?

Blu-ray和HD DVD规格差异与实际视听区别 前文从企业战略利益冲突的角度,剖析了格式大战形成的原因。东芝是倔强的。在微软的大力帮助下,孤军和其他日系韩系电子厂家作战。东芝咬定了Blu-ray双层50GB ROM光碟在复制商业化上的弱点,欲借助廉价的HD DVD播放器和领先Blu-ray的电影交互性抢在Blu-ray之前建立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 本篇主要分析一下,对于消费者来说,Blu-ray和HD DVD规格差异到底会对实际观看电影带来何种区别。 一:Bandwidth带宽 大家可能认为,Blu-ray双层光碟50GB和HD DVD双层30GB的容量之差是最显著的区别。笔者认为,Blu-ray和HD DVD最重要的差异不是容量,而是带宽。 HD DVD的光盘读取速度是1X,数据传输速率是36Mb/s。视频允许的最高码流是29.4Mb/s,整体合成允许的最高码流是30.24Mb/s。Blu-ray的光盘读取速度是1.5X,数据传输速率是54Mb/s。视频允许的最高码流是40Mb/s, 整体合成允许的最高码流是48Mb/s。 带宽和数据传输速度无关,指的是整体合成所允许的最高码流!对于HD DVD,这个值是30.24Mb/s,对于Blu-ray,这个值是48Mb/s。 举一个例子,制作一部1920X1080的高清电影。带宽主要分给三部分:视频,音频,花絮。 a. 视频,假设视频要到达完美效果,没有压缩失真,甚至和母带几乎无法用肉眼区别的效果。所需的平均码流对于VC-1和H.264这样效率高的先进编码技术来说,一般在12Mb/s-20Mb/s之间。困难场景(高速运动,含随机电影胶片颗粒(film grain),摇滚音乐会上的灯光等)要达到无失真的母带水准,时常需要视频码流达到25Mb/s-35Mb/s的峰值。 b. 音频,高清格式通常采用如下机种格式。

1. 有损压缩:杜比实验室开发的Dolby Digital Plus(简称DD+)。DD+其实是AC3 5.1的改进版本。在DVD时代的AC3 5.1声道基础上,进一步允许高码流,7.1声道等。通常DD+的码流在HD DVD的发行上是640Kbs CBR或者1.5Mbps CBR。Blu-ray由于细微规范限制(Blu-ray要用DD+,据说是规范要求是7.1声道),一般都采用640Kbps的传统DD 5.1(即AC3 5.1),当然即使是传统AC3 5.1,码流也要比DVD时代的480kbps限制要高。DTS公司开发的DTS-HD,也是有损压缩音频格式。但是采用的标题很少。
2. 无损压缩(Lossless Compressed)由杜比实验室开发的,基于MLP技术的无损压缩音频格式Dolby TruHD(DTHD)。或者DTS公司开发的DTS Master Audio(类似于Dolby TruHD,属于无损压缩)。
3. 无压缩(Uncompress)的LPCM声轨,

无损压缩和无压缩的码流对比如下。

HDDVD/BD终极知识扫盲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LPCM无压缩声轨是CBR。而DTS Master Audio或者DTHD都是VBR

c. 花絮,花絮中消耗带宽的,就是画中画功能。早期的画中画,都是由传统的MPEG2来压制的,码流一般在3-4Mbps,最新一批标题所带的SD清晰度的画中画都改成VC-1来压缩,码流在2Mbps左右。 上述三项内容的带宽如何分配呢? 在分配带宽预算时。光碟上所有的声轨,电影视频,画中画,字幕等所占有的带宽之和要控制在规定值内!并非只计算用户实时观看的内容。也就是说,即使用户从来不看画中画,也不听光碟上的西班牙语和法语声轨,画中画和两条声轨仍然占用总体合成的带宽。 比如一部电影包含一条码流为2Mbps的画中画,一条5.1声道的16bit/48hz的DTHD无损压缩声轨(3Mbps),两条码流为640Kbps的DD+声轨,一条64Kbps的评论声轨。拿HD DVD的码流限制30.24Mbps来说,那么留给视频峰值码流只剩24Mbps。 很多视频发烧友认为在很多压缩困难的场景,24Mbps的峰值码流是不够。而且DTHD声轨假设是和母带精度一致的24bit/48khz,那么由于要多分配2Mbps给声轨,视频峰值的码流会进一步被限制在22Mbps。 对于Blu-ray,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Blu-ray发行是用无压缩的LPCM作声轨,在欧洲的有些发行中甚至带有两条LPCM声轨。HD DVD标题上,用LPCM无压缩声轨发行的几乎没有。 很多Blu-ray的支持者,嘲笑HD DVD版本的变形金刚不带有DTHD无损压缩声轨的原因就是HD DVD的带宽不够。发行自然风景片为主的R&B Films的总监Richard J. Casey也指出,在Nature’s Journey这个标题的发行上,HD DVD由于带宽限制采用的是26Mbps VC-1 视频和96khz/24bit DTS-HD 有损压缩声轨,而Blu-ray的发行采用的是37Mbps VC-1视频和 96khz/24bit DTS-HD-MA 无损压缩声轨。 Blu-ray的高带宽带来的潜在优势还体现在seamless branching无缝连接这个技术应用上。 一部电影,有时候会有几个不同的版本,比如导演剪辑版,剧场版等。但是这些版本之间的区别往往很小。有了无缝连接,不同版本,相同之处,在光碟上只需要放一个拷贝即可。比如用户选择导演剪辑版,播放器只需在特定的位置,过渡到导演剪辑版对应的片段,无缝指的就是过渡是用户觉察不到的。但是要做这点,在过渡区的前后几秒,视频占用的带宽几乎会等于同时播放两部高清电影。Blu-ray充足的带宽,为seamless提供了的良好的基础。HD DVD由于带宽的限制,无缝链接就相对困难。注意笔者不是说不可能,DVD也有seamless branching一说,但是就是由于DVD的10Mbps的带宽限制,使得这个技术很少应用。 二:交互性 Blu-ray由于参与厂商众多,力量不齐。所以在交互性的问题上,吃了大亏。HD DVD在2006年四月份登场,Blu-ray播放机当时在交互性,画中画支持等方面上根本没有完成,为了对抗HD DVD阵营,只能匆匆上阵。但是要发行未完成的产品,总要有个借口。于是BDA组织,将Blu-ray播放机在规格上分成了三个等级。Profile 1.0,Profile 1.1和Profile 2.0(也成为BD-Live Profile)。虽然所有的等级都需要支持BD-J,但是只有Profile 1.1的机器才需要支持画中画和256MB的本地存储。BDA规定在2007年10.31日后新发售的播放机都需要符合Profile 1.1的要求,不过随着这个日子的临近,现在唯一确认具备1.1能力的,只有韩系的一款将在年底上市的HD DVD/Blu-ray兼容机而已。(当然,PS3也会最终被更新为Profile 1.1) Profile 2.0在1.1的基础上,要求播放机支持互联网和至少1Gb的本地存储。但是Profile 2.0永远都不是强制的。 反观HD DVD,所有的播放机都要求完全支持HDi,画中画,互联网。否则播放机上不能标注HD DVD的logo。 HD DVD机器,将来也许也会有两个表现等级(Performance Level)之分。目前的播放器都至少是等级一,表现等级二的机器要求具有24p输出和通过USB等方式,连接外部存储器。不过表现等级和Blu-ray的Profile不同,并不会影响用户欣赏交互性。目前很多HD DVD播放机已经具有24p的输出功能,预留的USB接口,据说能通过升级固件的方法,连接外部存储器。 由于两个阵营,在硬件上对交互性支持的迥然不同,导致目前HD DVD的发行所具有的交互性已经大大领先的Blu-ray阵营。画中画评论,网络下载购物等都是Blu-ray不具备的。(Blu-ray所仅有的几部画中画标题,是假的画中画。真正的画中画指的是第二条视频独立于主电影视频,用户可以随时激活和去除。) 三:24p 对24p的支持上,其实两个阵营是完全相同的。放在这里强调,是因为由于很多恶意的宣传,让不少视频发烧友认为HD DVD不支持24p压缩,只有Blu-ray才支持原生的24p模式。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24p,为什么很多人看重原生支持24p。 大家都知道,电影拍摄是24个完整画面每秒。电影公司通常用有DI,D5 Tape(来自于HDCAM SR,HDCAM)等方式来保存内容。但是不管是那种母带格式,对于电影素材来说,都是采用24幅完整画面每秒(我们就称为24P),不存在任何隔行的情况。 DVD时代,由于SDI的传输规格限制等因素,24P的母带必需用480i60的隔行方式传送给编码器的,编码器在编码之前,必需对隔行的480i60的信号进行IVTC(3:2反交错)处理,将其恢复到480p24,然后再进行压缩。24P母带由逐行变成隔行,然后480i60隔行信号由IVTC还原为逐行再压缩这些多余的过程会造成很多DVD时代为人诟病的错误。 HD DVD/Blu-ray的高清时代,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HD-SDI标准可以传输1080p24。视频编码器(encoder)的任务也就简单了,24P进入编码器,24P出编码器。整个过程完全都是逐行处理。 既然简单明了,那么怎么会有混淆呢?原因在于,起初HD DVD的24p视频流,和Blu-ray的24p视频流在文件头上有一句话微小差异。HD DVD的24p视频流,在文件头的metadata部分,有一句3:2的sequence header。这句话的作用就是告诉HD DVD播放器内的视频解码器,对24p的视频流进行3:2下拉处理,将24p转换成为60i输出。 而Blu-ray的24p视频流的文件头,相同位置的sequence header就是24p。 就是这简单的文件头中sequence header的差异,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通常是HD DVD只支持隔行输出,只支持1080i,不支持1080p。通过上文,读者已经知道,电影的视频流对于两种格式,都是同样的以1080p24方式保存在光盘上。这个也是华纳兄弟可以用同一个压缩,发行两种高清格式的根本原因。 HD DVD阵营在1080p24的视频流前面加上3:2 sequence header,让消费者手中播放机对24p作3:2下拉处理,以1080i60的方式输出。这样的做法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在HD DVD制定规范的年代,99%的消费者的显示设备都不能接收1080p60的信号。1080i60是最普遍的高清信号传输格式。就算是第一代夏普支持1080p60显示的Aquas液晶电视,也只有一个型号能直接接收1080p60的信号。 其次电影的字幕,音轨,还有画中画等素材,都是用60i的时间标准来制作的。最后,1080i60的传输方式能够100%完美无损的传输1080p24的所有信息,只需要对1080i60进行一个3:2的IVT, 就可以将其无损还原成为1080p24了。 在澄清完第一个误解后,还是有不少视频发烧友不满意。他们认为HD DVD对24p的信号,先做3:2下拉,以隔行的方式传输,然后再要通过3:2 反下拉,才还原成为逐行24p信号。这个逐行—隔行—逐行的过程是多余的,违背了发烧友原汁原味的要求(越少处理,对信号的保真度总是越好)。而且要对1080i60的信号进行自适应的正确3:2反下拉,将其还原成为24p,很多消费者的器材做不到。 相比而言,Blu-ray的处理方式就优雅很多,24p的信号既可以像HD DVD那样,3:2下拉,以1080i60隔行方式输出,也可以原汁原味直接用24p方式输出,不加任何额外处理。 HD DVD阵营对于这种呼声,在2007年的五月份,对HD DVD的规格做了微小的改动。允许HD DVD的24p的视频流和Blu-ray的24p带有相同的24p sequence header。对于已经发行的电影标题,东芝更新了播放机的固件,让解码器能够忽略3:2 sequence header,和Blu-ray一样,直接原汁原味的输出24p。HD DVD的24p模式见下图。

HDDVD/BD终极知识扫盲

HD DVD 24p模式

介绍到此,笔者认为HD DVD的码流限制,在实际中对画质和音质的区别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首先决定画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母带的质量。码流再高,如果母带质量不好,那么画质也是平平的,即使视频码流一直保持在30-40Mbps。比如Batman Begins、Hot Fuzz等的HD DVD发行,平均码流在12-15Mbps,画质依然是参考级别。 其次是编码器的效率和编码人员的技巧和手边的武器库。比如VC-1的最新一代编码器可以自动帮助编码人员,在一幅画面中,找出不足的区域(ROI),对这个区域进行单独的再次编码。 最后也许才是码流限制。业界的共识是对于VC-1和H.264,压缩画质要和母带无区别,码流一般在12-16Mbps,超过16Mbps后,迅速的进入吃力不讨好(Diminish Return)的范围。 对于音轨来说,码流的重要性就更需要商榷了。 Blu-ray的一些极端支持者甚至认为无压缩的LPCM声轨要比同比特精度,同采样率的无损压缩的DTHD声轨要好,就是因为码流高。我只能说这些人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连什么叫做无损压缩都搞不懂。 这里还需指出,很多Blu-ray和HD DVD上带有的无损压缩声轨或者无压缩声轨,都是16bit/48khz的,相对于20-24bit/48khz的电影母带来说,其实还是有损的。 那么一条码流为1.5Mbps,精度为24bit/48Khz的有损压缩声轨和16bit/48Khz的无损压缩声轨到底谁的音质更好呢?后者虽然是无损的,但是前者的比特精度高。 为好莱坞制作《我们是战士》(We were soldier)这张高清标题的混音师公开声称,HD DVD上带有的1.5Mbps有损DD+声轨和母带的实际聆听,效果完全相同。他欢迎任何有不同意见的人,到他的好莱坞工作室中进行盲测。 总之忘掉码流(当然传统的AC3在这里肯定是不行的了),欣赏电影才是正道! 但是交互性和码流完全就是两个极端。画中画,和网络交互性,就算在黑白电视机上,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区别。笔者这里不废话。贴一些HD DVD变形金刚的截图来说明问题。

HDDVD/BD终极知识扫盲

特技效果画中画演示

HDDVD/BD终极知识扫盲

制作总监斯皮尔伯格画中画评论

HDDVD/BD终极知识扫盲

GPS追踪和变形金刚信息实时演示

第四季度展望:PS3与低价影碟机是关键吗? 笔者认为决定格式大战结果的既不是Sony的PS3,也不是东芝的廉价甚至亏本销售HDDVD播放机的策略,更加不是两种格式的物理差异(容量,带宽)。格式大战取决于两点,首先是交互性,其次是Blu-ray DL 50GB ROM的生产技术能否达到量产要求。 Sony希望通过PS3游戏主机的出货量来迅速达到普及Blu-ray电影的目地。Sony的这个策略,目前来看是完全失败了,在PS3中强制Blu-ray播放,不仅造成了PS3上市落后对手Xbox360一年,较高的售价和蓝光光驱OPU产能限制也使原先06年底,两百万的PS3销售量目标变成笑谈。在PS3上市的一周年之际,Blu-ray电影光碟的销量和当初向好莱坞许诺的量产模式也是毫不沾边。平均一张目录标题发行销量,在5000-8000张左右。和DVD同日上市的,销量一般在2-5万左右。年度重磅标题比如300,007等大制作,在10-20万之间徘徊。总体销售量,在DVD市场的1%左右。最新数据表明,Blu-ray在07年,前三季度所有发行的销量总和也只有260万套。要知道变形金刚DVD,第一周的销量就是840万套。 PS3唯一的成果就勉强让Blu-ray的销售量在07年领先对手HD DVD两倍左右。但是由于高清产业总体的量是如此微不足道,Blu-ray的这个两倍的领先,从统计上没有说服力。而且好莱坞还没有任何一家制片商从高清产业中获利,所以销售上的领先的实际意义进一步被打折扣。 派拉蒙退出支持Blu-ray,单独发行HD DVD的决定可以明显看出Blu-ray所谓销售领先的脆弱性。 HD DVD方面,由于PS3出货的战略压力和硬件支持厂商的不足。东芝一开始的策略就是廉价甚至不惜亏本的方式来卖HD DVD播放机,抢占市场分额。第一代HD DVD播放机的成本估计在700美元左右,但是实际售价只有500美金。第二代播放机中的经济型号A2更是经常有200美金并免费送5张HD DVD电影的促销。带1080p输出A20售价也不超过400美金。就算是带有先进视频处理芯片的东芝二代旗舰XA2,540美金也就可以买到。 历史表明200美金是打开大众市场的关键价格线,但是07年,第二季度末最新的数据表明,HD DVD的硬件播放机销售量也仅仅领先对手(不包括PS3)10个百分点而已。低价倾销的策略似乎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伴随的光碟销售数据也不理想,今年截至第三季度,所有发行的总销售量仅有1.4 million。 微软公司低价发行的配合游戏主机Xbox360(和电脑)使用的HD DVD光驱,虽然销量接近50万,但是反应到具体的光碟销量上,效果也不明显。 总体上,两个阵营在推广硬件方面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一方是用新一代游戏主机来迅速打开普及之门,一方是打破了常规的电子产品的降价曲线,亏本抢市场。但是效果都很差。 笔者认为原因很简单。DVD实在是太成功了。 DVD已经完美满足了大部分人的需要。很多人甚至认为DVD已经是高清晰度了。老百姓根本不觉得有什么必要升级到高清。同是光盘媒体的HD DVD/Blu-ray也没有提供任何比DVD更吸引人的易用性(DVD比VHS和LD都易用多了)。最后好莱坞在高清标题上平均高于DVD 5-10美金的售价和格式大战的不确定性,使得情况更加糟糕。 高清光盘产业,要说服DVD的消费者升级,要打开DVD未能打开的新市场,仅靠高清画面是死胡同。只有靠先进的交互性才能让消费者真正感到下一代的含义。才能和DVD拉开足够的区分度。从而真正启动市场。 从这点上来说,HD DVD是比Blu-ray更加有希望率先建立赚钱商业模型的高清格式。而且HD DVD在复制上,由于和DVD生产线的兼容性,已经完全具备量产能力。最大的光盘复制生产线制造商Singulus,迄今已经出货300条能够制作HD DVD和DVD的生产线,而且现有的DVD生产线,花费少量代价,也可以升级到HD DVD。HD DVD的cycle time和yield(良品率)也和DVD在一个水平上(2.5s-3s cycle time,92-95% yield)。第四季度中国廉价播放器的登场北美,应该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反观Blu-ray,交互性由于硬件支持的问题,几乎处于和DVD一个水平,很多发行的菜单用的是HDMV,而非BD-J。HDMV只不过是一个DVD菜单加强版,实现的效果和HDi相差太多。拿华纳公司将要发行的终结者3为例,虽然这张Blu-ray标题由于交互性(画中画)的问题,几乎落后HD DVD大半年才发行。但是即使如此,根据华纳的官方声明,这种姗姗来迟的Blu-ray标题中的画中画还是假的。交互性的落后,也是派拉蒙抛弃Blu-ray的原因之一。 而且目前很多消费者已经意识到Blu-ray播放机中的Profile问题,为了等待Profile 1.1或者Full Profile的播放机,只能推迟购买决定。 在复制方面,Blu-ray就更脆弱。双层50GB的复制技术,目前可以说。只有Sony自己的DADC掌握。具有DL 50GB生产能力的厂家,除了DADC,也就是为华纳复制光碟的Cinram。而Cinram也是在今年中期才将Blu-ray的单层25GB生产线刚刚升级到具有50GB能力。上面提到的Singulus,同期的Blu-ray生产线出货量,在年报上是零(小于三条都作为零处理)。 Sony等BDA阵营成员一直宣传DL 50GB复制技术很快成熟,2005年就宣称良品率达到80%,但是在2007年的十月份,DADC又有报道说,Blu-ray双层的良品率顺利达到75-80%。 事实上真正的良品率和cycle time只有Sony自己知道。从来没有在第三方的技术文档中单独佐证过。而HD DVD的类似数据,早就被公开的被写在各个厂家的技术文档中。而且不断的有业内人士指出,好莱坞支持Blu-ray的制片商,要复制50GB的光碟都要排队,从其他独立复制商这里的传言是50GB的良品率还不到50%,cycle time要超过4.5s。 目前双层光碟复制问题没有影响到实际标题发行的唯一原因就是目前的高清市场量太小。DADC的生产能力,在良品率极低的情况下也足足应付。一旦市场启动,50GB的复制产能问题立即就会浮出水面。派拉蒙技术主管在就抛弃Blu-ray接受的采访中,也明确了这点。 高清大战的展望这篇文章,到此要收尾了。笔者是视频发烧友,并不在乎交互性等花俏的东西。但是也正是因为笔者喜欢高画质的电影软件,希望看到高清光盘产业的成功,所以任何能帮助快速普及的推动力,笔者也都是欢迎的。我想读者也一定能跳出自身的偏好,在全局上看问题。 目前高清市场还在雏形中,甚至有可能整体夭折。第四季度,两个阵营都会发力。HDDVD欲借助廉价播放机,Shrek3等标题的交互性联网功能,和成熟的复制产能支持,抢先打开局面。Blu-ray阵营借助在PS3上降价,众多品牌的播放机合力宣传,Disney,FOX和Sony的重磅标题等争夺眼球。笔者认为如果HD DVD在第四季度不能建立有效的滩头阵地(播放机销售量超过1百万),那么Blu-ray阵营借助在广泛产业链支持下的迅速降低的元件成本,渐渐成熟的交互性支持,和仍然占优的好莱坞支持下,会后发制人。 其实说到底,好莱坞是对格式大战的最终结果有生杀大权的。谁能先取得100%的好莱坞支持,谁就获得了格式大战的胜利。好莱坞虽然知道格式大战的不确定性会为产品普及带来不利因素,但是要让老百姓放弃DVD,升级到新的格式。如果播放机的价格曲线还是有CE厂商来控制,遵循DVD时代的降价曲线的话,无疑是太慢了。股东对利润增长的压力,让这些好莱坞的高管们没有耐心。 而格式大战是好莱坞对价格曲线施加压力的最有效武器。通过格式大战,好莱坞不仅迫使Sony在PS3中强制Blu-ray播放功能,也使HD DVD阵营在上市的第二个年头,已经把播放机价格降到了200美元以下(扣除赠送的电影光碟价值)。在标题制作方面,好莱坞也几乎是无偿的得到了微软和Sony等的技术支持。复制方面,Sony的DADC也无偿承担了Blu-ray光碟的高昂的复制开销。 整个格式大战,看似是CE厂家主唱,其实幕后真正笑得最开心的还是好莱坞。目前的市场风云,其实可以看作电影巨头对两个格式的评估和市场实验。一旦实验结果明确,条件成熟,我相信好莱坞会齐心选择单一格式,真正的结束格式大战的。笔者认为时间是2008年的圣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34223.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